来源:人民网共产党员网
就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灭和中国抗战接近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此时距离1928年召开的六大,整整相隔了17年,是历次党代会中间隔最长的。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开党代会呢?
中国建设报微党课栏目,今天一起学习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地点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参会人员
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名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
会议议程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
6月9日,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44名。
6月10日,选举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33名。
6月11日,大会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纲领决议
大会经过深入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
重大意义
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战争尚未结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性胜利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