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陈明生、马文革赴桐城市看望慰问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师生

发布时间:2025-08-01浏览次数:27

“本网讯”731日,团省委书记陈明生,ku游官方党委书记马文革深入桐城市,实地调研、指导学校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亲切看望慰问“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传承”综合服务团的师生,以行动传递关怀,用鼓励点燃青春,为扎根乡土的实践团队注入温暖与力量。

安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龙义,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邹永生、办公室四级调研员董海军,共青团安庆市委书记项薇,桐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刘存磊,共青团桐城市委书记倪晋明、副书记陈杭,学校办公室主任马宾、合作发展处处长唐志敏、团委书记丁超参加调研活动。

古巷探“新”:科技+文化,激活历史建筑生命力

在桐城市古巷,陈明生、马文革一行首站来到历史文化街区,现场观摩实践团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秋白堂进行数字化采集。当激光扫过古老建筑,精准生成数字孪生模型时,马文革书记俯身与学生交流设备操作细节,关切询问:“采集过程中遇到哪些技术难点?数据精度能否满足修缮需求?”得知团队通过创新技术突破传统保护局限,为古建筑留存“数字基因”后,他点头赞许:“你们用科技为历史‘存档’,这份细致与坚持,就是文化传承的底气!”

陈明生书记则拿起学生自制的“非遗拓印工具包”,与师生共同体验六尺巷文化拓印。他轻拍拓包,看着“礼让”牌坊纹样渐染宣纸,将成型的廉政文化书签赠予青年学生,语重心长地说:“‘礼让’精神要像这拓印的纹路,深植心底、代代相传。你们守护的不仅是建筑,更是文化根脉,要当好历史传承的‘青春接力手’!”温暖的话语让在场师生深受鼓舞。

调研期间,陈明生、马文革一行还参与了学生自编自演的《消防古韵护桐城》快板表演,为古巷消防科普活动喝彩;在“科学有她、女生爱科学”进社区活动中,陈明生书记俯身与大学生交流建筑科学实验,鼓励她们:“科学不分性别,你们的热情就是未来创新的火种!”省妇联工作人员感慨:“领导们与青年打成一片,这样的关怀最暖人心。”

秋白堂悟“责”:青春党课+基地挂牌,锚定实践方向

秋白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党课《船歌》正在上演。实践团成员以红船精神为脉络,结合建筑学子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故事,讲述青年如何在实践中践行使命。马文革书记全程专注聆听,课后与学生围坐交流。当听到学生分享“测量古建时烈日暴晒,但看到数字模型还原历史,一切辛苦都值得”时,他动情地说:“你们的汗水洒在古巷,成果留在历史里。学校将全力支持你们,让更多学子在这里读懂责任、收获成长!”

随后,“ku游官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挂牌。马文革代表学校承诺:“基地是新起点,我们要让更多学生走进桐城,用专业守护历史、以实践传承文化!”陈明生书记补充道:“校地共建要‘实’字当先,既要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也要为地方发展注入青春动能。”领导们的承诺,让师生对未来实践充满期待。

沈福村谋“融”:产业调研+座谈交流,共探文旅新路径

在星汉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马文革书记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当得知企业希望与学校联合打造马文化IP时,他立即询问:“能否新设专业方向,让学生直接参与文化创意设计?”企业负责人激动回应:“正需要专业力量,期待深度合作!”马文革当场表示:“学校将尽快组建专项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一线项目中锤炼本领。”

在沈福村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展厅内,实践团汇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落地实施的过程,陈明生结合调研提出:“要把历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乡村发展‘硬支撑’,让你们的实践成果既‘留得下’,更‘活起来’!”从历史建筑保护到乡村产业赋能,座谈会为实践团拓展新方向,让“三下乡”实践真正扎根乡土、服务发展。

临别前,马文革书记代表学校向实践团赠送防暑物资,并再三叮嘱:“高温天气要注意安全,学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学生们纷纷表示:“领导的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一定不负众望,用青春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一方面,总结此次活动中联合多方开展实践的经验,建立更稳定的校地、校企、校社合作机制,为学生实践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实践育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对实践成果的梳理和转化,将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方法运用到后续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水平,让更多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岳琦、李婉琳、焦艳、陈宜瑜;一审:岳琦;二审:万华;三审:丁超


Baidu
map